新闻资讯News
行业新闻
紫光微MOS管作为现代电子设备中的核心元件,其通过电场控制电流的特性在功率转换、信号放大及开关电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其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物理与电场效应的精密结合,以下从结构、工作机制、应用场景及技术优势等方面展开解析。
一、MOS管的基本结构与电场控制原理
紫光微MOS管的核心结构由栅极、源极、漏极和衬底组成,栅极与半导体沟道之间通过一层极薄的二氧化硅绝缘层隔离,形成“金属-氧化物-半导体”的三明治结构。当栅极施加电压时,会在绝缘层下方感应出垂直电场,从而调控沟道区的载流子浓度:
1、N沟道MOS管:栅极正电压吸引电子形成导电沟道,电流从漏极流向源极;
2、P沟道MOS管:栅极负电压吸引空穴形成沟道,电流方向相反。
电场强度的变化直接决定沟道的导通电阻,进而控制漏源电流的大小。
二、电流控制的动态过程与关键参数
1、阈值电压:栅极电压超过此值时,沟道开始形成。紫光微通过优化掺杂工艺,将V_th控制在1-2V范围,确保低驱动功耗。
2、跨导:反映栅极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能力,高跨导设计可提升响应速度。
3、开关特性
①开启过程:栅极电容充电至V_th后,沟道逐渐形成,电流上升时间(t_r)与驱动电路阻抗相关;
②关断过程:栅极放电至截止电压,沟道消失,电流下降时间(t_f)受寄生电容影响。
三、技术优势与典型应用
1、高效率功率转换
在DC-DC转换器中,紫光微MOS管的低R_DS(on)(如20mΩ以下)可减少导通损耗,搭配快速反向恢复二极管,提升整机效率。
2、电机驱动
H桥电路中,MOS管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转速。紫光微的高压MOSFET(如650V)具备高雪崩耐量,适用于工业变频器。
3、新能源领域
光伏逆变器中,MOS管与IGBT协同工作,紫光微的SiC MOSFET更可在高温高压下稳定运行,降低系统体积。
紫光微MOS管通过准确的电场调控,实现了电流的高效控制,其技术迭代始终围绕降低损耗、提升可靠性展开。随着5G基站、电动汽车等新兴需求爆发,对MOS管性能的要求将更趋严苛,而材料与工艺的创新将持续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。